社會設計專案實作4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社會性農業」 行至半途,回看足跡透過觀點的交流,大家再次反思了自己在討論與身心障礙者共融的社會性農業這個議題時,是否不小心忘記了換位思考而忽略掉一些問題。因此,老師讓我們結合前半學期所讀的文章、經歷的訪談、參訪,回顧課程最開始對於自己優勢的反思。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4月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社會性農業」經談話和走訪把自己放在那:美好農場美好農場位於桃園市龍潭區,是一個結合農業、生態、休閒的綜合性農場,也事很關心身心障礙者的庇護農場。這是我在進到美好農場前對農場的認識。一下車,印入眼簾的是大片綠植,綠蔭包圍者小徑,一同參訪的社會農業學會理事長縈綸學姊向我們招手。走在石子路上沿路看到正在工作的身障朋友,還有熱情搖尾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4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社會性農業」經談話和走訪把自己放在那:他人的角度那、他人的所在那在訪談前讀了許多和身心障礙者、社會性農業、農業工作有關的文本,同時邀請了各領域專家來討論議題中的嚮往和待改進。然而真正與不同領域的實踐者聊聊的過程中,聽到很多寶貴的經驗,視野被打開的更廣了,在紙上快速的記錄著,很想把每個字句都留存下來,卻同時也發現自己在準備訪綱時似乎不夠設身處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3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架起對話的平面──過程原則與訪綱調整 光譜有兩極,但更多時候我們並非如此絕對。例如首題暖身:「你是貓派還是狗派?」,狗派的同學說自己養了一隻貓,向中間靠攏了一些;又或者關於:「你偏好團隊合作還是獨立作業?」,選擇獨立作業的同學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其實是死線爆發派,擔心耽誤他人,而傾向獨立工作。在助教的引導提問下,我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3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社會性農業」探索的準備──權力的覺察與設計的原則覺察權力是為了認清各種經驗如何被(power)及特權(privilege)影響,但覺察權力並不代表行動者該為了對於自己有或沒有的權力感到不適或難過,最重要的是去思考該如何讓權力流動,改變現況。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3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社會性農業」 象山農場的社會性農業實踐見習象山農場的辦公室位於農場的「王母區」,從辦公室向外走約五公尺的地方,有一片小草坡,解說人員表示這是農場內的孩童五官探索區「小象村」,孩童可以在小象村區域體驗拿起農具的感覺,或是利用一旁的聲音探索裝置製造聲音(聲音裝置是由木筒還有一些器具組裝而成的裝置),小草坡上有一個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3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社會性農業」:在一切開始之前作為一種過來人的視角在看這堂課,總是會不時浮現當年上課的畫面,大家累著,並享受著。也希望這個學期的同學們,能享受這段紮實的實作學習過程,相信會是一段奇妙的航程,但等登陸的那一刻,會喜歡這段經歷,也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