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頭開始訪談
作者:梁鈞為| 台大人類/社會三
個人參與訪談
本週暫停上課一次,讓同學依照組別分頭進行訪談。我與安柔、采媛以及助教一同訪談同時身兼隱障孩童家長身分的國小特教組長,她與我們分享自己過去處理親師溝通問題以及照顧隱性障礙孩童的經驗,並對現有的制度提出建議。指出目前雖有資源,但缺乏整合及推廣,導致資訊觸及率不夠,相當可惜,建議可在身心科等相關診間放上宣傳,讓資源能被更多有需要的人知道。另一個問題則是孩童下課後與家長下班前的空檔,需有人照顧孩子,學校以課後班集中這些來自普通班、資源班的學生,但學生狀況差異頗大,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實在難以顧及所有孩子,對老師的壓力也非常大。從這次的訪談我們獲益良多,更加認識從受訪者的視角而言,關心的問題與痛點。
我們的訪談共筆
其他同學也已經分別訪談了國小校長、學校老師、隱障生家長與天使心職員等受訪者,以下摘錄各個訪談的重點收穫:
睿奕、嘉榛、琪晏於10/22訪談國小校長
融合教育不只是特殊生適應"一般人"的社會,也是一般生學習與各式各樣的人溝通相處的過程。
雙導師制是更為理想的配置,能更好的應對突發狀況或特殊個案。
琪晏與宣玶於10/23訪談國小教師
跟家長溝通的難處尤其在於如何說服家長或尋求協助的過程。家長需要很多心理準備面對可能被貼上的標籤,溝通也並非一蹴可幾。
溝通的過程需要有專業人員的協助,如醫生、教授等專業人士舉辦演講讓家長參與,以簡單的語言取得家長信任。
對老師來說,能給予最多幫助的還是學校人員,如輔導室、資源班老師、生教老師等等,因此孩子若有申請相關資源的話,會讓老師帶班輕鬆很多。
以班級管理的角度而言,一個班上的特殊障礙學生多寡、孩子是否有情緒障礙的問題,會讓老師的工作量有明顯落差。但低年級時大多都還沒有鑑定經驗,所以班上情況很不一定。
琪晏、采媛於10/28訪談國小校長
政府應放寬對學校行政的限制,例如分班和經費的使用可以由各學校的特教推行委員會決定
現階段校內已配有助理員協助情障生在學校的生活,而理想的教育方式是希望每班多配一位助理教師,當同學有突發情況時,較不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受教權
community events 的主要收穫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也已參加四個身心障礙議題相關的活動,分別如下:
10/17_天使心運動會
有時會需要其他親戚(爺爺奶奶等)幫忙照顧,但其他親戚可能因不了解愛奇兒,而造成照顧時的問題(例如:爺爺無法理解自閉症兒童憤怒時比較難以溝通,會想要用打罵的方式進行教育,反而讓孩童更不願意溝通)
10/18_曲智鑛老師 新書分享會
就醫品質會影響生活品質,不應用「醫生」、「警察」等角色恐嚇孩子,會使小孩遇到困難時不敢向他們求助。
不要先用診斷書的標籤框限住孩子,可以避免因刻板印象,侷限孩子的發展。
人際互動的問題很需要對情境的了解,因此校內有資源跟理解孩子的人協助,會比家長跟孩子說教有效得多。
10/21_身心障礙者公民參與紀實
在職場上,雇主可以提供多感官的輔具以及職務內容,可以有效幫助身心障礙人士步入社會、和社會連結,同時對社會也有所貢獻,身心障礙人士也可以從中建立成就感。
10/25_<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有時還有亞斯爸>新書分享會
亞斯容易因為遇到沒接觸過,或是與既有觀念衝突的事物而當機,對於不會求救的個案來說,就會造成困擾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