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109-1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Week 9

已更新:2021年6月28日

資料整合與分析II


作者:洪琪晏台大社會三



Eating time


老師和助教幫大家準備了飲料和點心補充能量,也慶祝我們完成了整整 15 場訪談。謝謝老師們的鼓勵和用心!


回顧


回顧上次整理資料的過程,有人表示很消耗精力,也有人說需要時間來回復。而在上次的個人作業訪談回顧之中,不少人表示做訪談筆記時會面臨整理資料的困難。玉華老師也分享她的方法:在當下來不及紀錄時,可以記下錄音錄到幾分幾秒,幫助後續整理。


分享


1.最後兩場訪談

  (1)國小普通班兩位老師

兩位老師提供了與之前訪談不同的說法,指出等到家長真實面臨到孩子的難處,就會感受到「強制力」而尋求鑑定幫助。兩位老師也提出分離式特教班存在的必要性,並分享他們國小對特殊生的分班方式,會以「黑牌」代稱沒有手冊的特殊學生,最後也對教育資源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2)兩位隱障生家長

這位隱障生的障別是自閉症加情障,且有攻擊性,其父母花了非常龐大的時間精力在孩子身上。母親會每天對孩子當日將遇到的人全部傳群組訊息,告知發生什麼事、可能的引爆點等;而父親試圖了解孩子,以和孩子做相同事情的方式,漸漸無意識的進入了孩子的世界,最近才走出來。兩人皆付出了極多的心血。


2.歷史地圖補充分享

  以重大事件作為節點劃分時間線。

  (1)2007身障法、十二年國教

2017提案活動回應2007身障法,人權議題點出後者過於病理化,補助也侷限於表面,並期望修正大眾觀點,將障礙視為差異而不是缺陷。十二年國教曾被予以期待,然事前宣導不足、配套措施不夠、執行斷裂,且分數優惠無實際幫助反得到負面影響,關注特殊生同時,大眾也應學會多元價值。

  (2)2009特教法、聽奧

   2009融合教育宣言,台灣也因應此提出應對措施,在法律、政策上有所改革,分離式、巡迴式資源班出現,早療也在法規中提出。此外,台灣聽奧的舉辦反映出台灣社會仍缺乏對語言障礙者的反省。

  (3)2000前

   稱呼逐漸轉變,主導從中央政府轉向地方政府。導入國際制度但不一定有完善考慮台灣本土民間情勢。


3.後續討論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很難下手,不容易找到當時其他面向的資料和現行法規過去經歷的修改過程。玉華老師表示我們有一個核心,要在撈東西時想辦法連結,或許並不全面,不過歷史就是社會學的田野,整個資料庫也可能就是我們的其中之一解方。睿奕也提出可以用桌遊的形式幫助大家了解。另,經討論,研究範疇目前設定仍以台北市為主。


分類再整理


繼上週資料分類之後,我們以之為基礎接著分為三組工作:補進新資料、篩出不合適細項重新分配、歸納整理大分類。最終整理出八個大項、各個細項和其他的點子與問題。

Next


玉華老師說明何為persona、為何要做persona。為確保以人為中心、為特定群體而設計,我們要紀錄群體互動的過程,從真實的人與案例之中建立形象並描繪角色。老師分享之前做過的兩個case為例,產後婦女與二手衣傾向,解釋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我們將分組(老師、校方其他人員、家長)歸類,討論族群光譜以完成角色檔案。接下來也將會從資料中找出矛盾點(tension),以此找出嘗試施力的方向。




77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