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109-1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第一週課程旁聽心得

已更新:2022年12月14日

作者

梁祐祥 | 台大社會三 | NTU Net Impact 社會創新社社長


感謝玉華老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旁聽老師這學期的課程的第一堂課。從這堂三小時的課程中,我認為有三個亮點對我而言特別有吸引力:社會設計概念的深入淺出、師生的良性互動模式、社會學的批判卻帶有溫暖。


圖中最右位為本文作者

社會設計概念的深入淺出


首先是社會設計的部分,老師對於社會設計的理解,是「社會學的素養」與「設計思考」的交集,有了這樣的一個大架構,讓學生能快速掌握社會設計的兩個關鍵元素。不過老師在講述社會設計概念的過程中,卻還另外透過事先調查的方式,了解社會設計在每位學生心中的想像;在這個篇章的最後,也透過補述的方式,告訴大家社會設計是一門還在定義中的應用科學,可以從各種不同的領域、面向來切入。如此一來,學生在一個大的架構下,比較能夠快速地理解社會設計的概念,但又不會侷限學生的思考方向。


進一步的,老師去剖析「什麼是社會學素養?」「什麼是設計思考?」對一位同時學過這兩者的學生而言,我認為老師相較於其他我聽過的講座有幾個優點。


從社會系學生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老師以普遍學生都比較能夠理解的「平等」概念切入,並進一步告訴大家社會學的素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相比與許多社會系學生用艱澀的語言讓社會學成為一門進入門檻高的學科,老師的方式更適合用來推廣社會學素養,讓大家知道這是一門人人可為,但又重要的學問。


老師講述設計思考的方式我認為也十分特別,相較於坊間的設計思考工作坊,大多給人設計思考只是一套流程的感覺,老師在講述設計思考的概念時,首先是利用多張不同的設計思考流程圖,讓學生去尋找其中的共通點,待討論結束後,再將其歸納成一個「從發散到收斂的過程」,這會讓學生覺得設計思考不只是一套作業程序,而是一個可以套用在任何地方的思維。「讓左(收斂)右(發散)腦專業分工」的理論,也讓我更清楚設計思考的概念;而「擁抱模糊」也讓我更覺得設計思考不會是一套侷限的思考方式,而是能夠產生出更多意外的可能性。


最後,我認為老師點出了一個社會設計最重要的關鍵,社會學素養與設計思考的互補關係。對於一個念社會學的學生而言,我覺得社會學從不缺乏觀察、分析,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一些實踐;而相對的,設計思考確實是一套解決問題的良方,但使用者中心的思維,卻又太過於偏向個人主義式的思考。在聽完老師的課堂後,我了解到社會學的宏觀視野,可以幫助我們釐清,設計思考「以人為本」的「人」,背後的社會結構、族群的歷史脈絡;而設計思考可以讓社會學對於世界的理想,轉換成實際可執行的方案,進一步的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


師生的良性互動


我發現在老師的課堂中,有很多問題的設計與討論環節。我覺得這有兩個優點。首先,最直接的當然是學生相對不會覺得課堂很無聊,畢竟如果三個小時都是在聽講,其實對學生而言真的很難受。


不過,我覺得老師的問題與討論環節,最有幫助的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吸收知識,以及產生自己的想法。舉例來說,老師會問學生們「社會設計是什麼?」「各種不同的設計思考模式,它們的共通點是什麼?」等等,在講述「社會設計」、「設計思考」的概念前後,透過討論,讓學生先有自己的想法,老師再從中統整與歸納,如此一來學生在老師講述概念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快速的吸收與理解。


社會學的批判卻帶有溫暖


社會學是一門注重批判性思考的學科,其幫助我們打破既有的社會框架,擺脫主流價值觀的束縛與其中的不平等關係。在老師的課堂中,我也的確感受到了這樣的核心價值。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老師對於社會設計的反思。老師以社會設計的專案為例,點出了其中可能蘊含的權力不對等關係,並讓學生了解到,這樣的關係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最後也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對於權力不對等的敏感度,這些都是在時下的設計思考,乃至於社會設計相關講座中所缺乏提到的。


最後,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想要與老師分享。在學校裡,其他非社會系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有「讀社會學的人很兇」的刻板印象。的確,社會學是一門注重批判的學科,而這也很重要。不過在老師的課堂中,卻讓我重新了解到,之所以批判是源自於關懷,而在批判的過程中,仍然可以保有溫暖,而這在老師各種討論的環節都可以感受的到。


舉例來說,老師知道或許有些同學會因為平常比較缺乏對於不平等的敏感度,所以會有一些比較政治不正確的發言。因此老師提醒了大家,對於不同族群的尊重確實重要,但在教室內的這一個「相互學習、成長」的場域中,還是希望學生能夠暢所欲言,而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也會陪伴學生們,發現一些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想法,並一起調整、改進。除此之外,在同學們分享自身經驗時,老師也都會溫馨的提醒大家,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願意分享的程度,並順勢推己及人,讓學生們了解到面對受訪者也應該要秉持著同樣的態度。如此一來,學生們便不會因此擔心說錯話、擔心不積極分享可能受到責罵,反而更能真實、舒服的表達自身的想法,而這個社群也能夠因為溫柔地彼此同理,一起努力、一起進步。


第一週課堂照片


結語

目前比較直接想到的,大概都是老師上課的優點XD,目前沒有有建設性的改進意見,這點比較不好意思。如果我有想到會再跟老師說!

最後,還是很高興老師這次的邀請,希望之後能跟老師保持聯繫。除了社團公務之外,我覺得老師的職涯生活也是我很嚮往的模式,希望有機會能跟老師聊聊!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