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109-1 隱障生專題(續) >> Meeting 4

已更新:2021年6月28日

活水的注入!


作者:林安柔| 台大工管/社會三



關鍵資訊整理的回饋

在這周的一開始,老師先針對上次分組作業中的關鍵資訊做了一些回饋、解釋與整理,在此做簡單的摘要。


Call to action 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1. 本人跟設計物互動的關係(例:按讚、分享)

2. 看完資訊之後在人生中的實際安排(例:願意去看醫生、願意去申請手冊)


希望 Persona 中兩位人物家長最需要知道的三件事情的概念化整理

顧保婷:辨識/認識資源/經驗、策略(身邊的人、自己如何先接受)

高尊:接受/認識資源/社群力量(兩者間的第三件事可能會有所關係)

其中在第三件事情上,兩位人物家長或許可以有一些發展連結的可能性產生!

另外,Call to action 可以用來配合發想後續更詳細的 prototype 細節!


完成上週進度的回饋與討論,搭配同學分享了週間兩場訪談收穫之後,整個團隊一起針對資訊進行排序:


Re-lab 進班

資訊整理到一半時,這次 meeting 邀請的 Re-lab (資訊設計顧問公司) 創班人叉叉--劉又瑄,也在此時進班,於是在結束討論後大家便開始針對上週的 user journey map 進行分享。分享完畢後,叉叉邀請我們一起思考有哪些是大家在研究歷程中「印象深刻、感到意外、驚喜驚嚇」,或者是「沒有經歷訪談不會知道」的事情。在這邊大家分享了意料之外主動的社會局資源、賦能的概念、不同資源類型與標籤的分類、自己可能不能確切理解家長想法......等事情。聽完分享後,叉叉也回饋,之所以會好奇這些事情,是因為這些意料之外常常是有趣的切入點(insight)發生的地方。目前已經整理的完整的旅程地圖比較像是資料的統整,也提醒我們,再繼續向下挖可能可以有有趣的事情發生。


腦力激盪

接著來到的是今天的腦力激盪環節,大家一起透過「Who 會在 Where/When 遇到的 設計/形式,它將提供 功能/互動,讓使用者 影響/Call to Action 對他們來說 心情/感受!」句型來思考各種可能的資訊呈現形式。


先進行了 15 分鐘的腦力激盪後,中場時間叉叉邀請大家分享腦力激盪時的心路歷程,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這樣的分享讓我們看見彼此的思考歷程,此外,在分享過程中也發現了,在思考Where/When時大家多用「同理」、思考設計/形式時則多用「創意」,針對此叉叉也提醒我們這些概念也可以運用在其他階段中。


分享完畢後進入第二階段的腦力激盪,相對於第一階段是針對句型中的單項進行思考,第二階段則是希望每個成員都可以獨立完成一個句子的描述。完成後也進入第二階段的分享,在分享過程中,我們一起替每位成員的句子進行摘要,並以藍色便利貼貼在旁邊。


針對第二階段叉叉也給了一些回饋與想法,首先叉叉分享了在業界進行商案製作時,在腦力激盪環節也會把限制、可行性、已知的 insight 納入思考,因為在限制之下有時可以有更多的創意。接著,針對大家的句型,發現了團隊在「心情/感受」的著墨較少。對於此叉叉也跟我們分享了,在體驗上可以描述得更具體、更正面一點,現有資料中家長的「抗拒」若是重要環節,我們便可以試著在心情與感受上更細緻精準的陳述。在此,也提到了曾經進行過的貼文案例,在該貼文中大量呈現了有隱性障礙的名人、提供 role model,透過風險趨避的方式來告訴家長,唯有提早就醫、發現才不會錯失了成為這些優秀人才的機會。


下一步/尾聲

在最後,叉叉跟我們分享了現階段可以從出發點/槓桿點去思考下一步,也跟我們分享設計思考作為一個流程工具,常常會讓我們看不到團隊其他成員在思考什麼、也會讓我們一次只思考一個點,對於這樣的限制,建議我們可以嘗試具象化討論過程、把想法講出來,可能會更幫助團隊的互補。


至於未來的合作可能,Re-lab 可能會以顧問的角色(像是這週的模式)提供給我們一些建議,引薦一些可能的資源、或者有可以共創的設計物,也可以有設計師一起的合作機會!


週間安排

目前安排了4/15(四)、4/19 (一) 兩天的訪談,也期待接下來我們可以在訪談中更了解家長的感受與心路歷程,繼續發展!



3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