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109-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Week10

已更新:2021年6月28日

HMW的設計—整合分析到發想的交界點


作者:蔡縈綸|財金四





Check in



這週課堂以可以活絡腦袋又可以活動身體的 check in 開始,我們使用有限的紙張、在有限的時間,於框框內依不同階段的負重築起高塔,過程不但有趣也是 team-building 的機會,最後也歸納出三個 top3 takeaways(歸納 takeaways 已經是我們的職業病了)

  • 要有砍掉重練的勇氣,才能在挑戰有新的變數時,不斷調整前進的方向

  • 團隊要有彈性的溝通,才能不斷調整策略

  • 掌握技巧後,挑戰更高的目標


分享上週至今的工作進度


首先彥如分享了 community events —看菲律賓電影《私法拘留》的 takeaways,為我們補充了一些菲律賓地下經濟的畫面和當地的文化風俗;接著楊涓和宇彤分享各自發想的團隊需要遵守的 design principles,回饋後希望這週的修潤小組可以以調整成更符合設計過程可以遵守的原則去調整;菲律賓的 persona — Worried Wendy 跟 Hard-working Hopkins 也被介紹給團隊認識,老師回饋不管是越南或菲律賓的 persona 都可以再定位出各自更獨特的特質,以利後續的發想;最後分享整合分析階段最有挑戰性的 insights,在整合資料尋找 insights 的時候兩國各自遇到了一些問題,也回應到前期老師提醒的要「接受限制」這件事。


發想 HMW 句型的問題


發想 How might we 問題,是設計流程中總結第一個探索/整合分析的鑽石,並開啟第二個發想/原型測試的鑽石的步驟,其中有兩個為何這個步驟重要的原因:

  • 將問題點轉化為正向表述的提問:將指出需求的 insights 改寫成正向表述的 HMW 問句,開啟對於這個問題點的想像、引出具體的點子。

  • 為我們的設計挑戰找出合適的介入機會:正向表述且有想像空間的 HMW 問句可以為後續設計的介入找到合宜的施力點,可以讓不同領域的專家提出不同點子的開放性是重要的元素。


其問題架構為:

我們如何+行動動詞+地點+人物+行為/目標(+其他條件限制),

是作為後續具體方案發想時很重要的指引。



總結


我們的專案正在進行整合分析階段的收尾,為期中的高潮—邀請各界一起方案發想的腦力激盪交流會做準備,引入各方的 intervention 做交流是社會設計很重要的元素,為的是透過這種交流「為那些不被聽見或被忽略的聲音發聲」,讓更多人聽見他們的聲音,並開啟更多不同的想像。


最後,如果對於跨國貧窮議題、社會設計或我們團隊有任何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的地方,歡迎報名我們的線上腦力激盪交流會!



4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