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方案測試交流會
作者:梁祐祥|社會三
今天是我們的期末方案測試交流會,在這次的過程中,我們會向家扶的合作夥伴,分享我們在這一學期以來,歷經探索(發散)、整合分析(收斂)、發想點子(發散),再到製作、修改 Prototype(收斂)後,所產出的階段性成果。
流程的部分,則是會按照國家分成上下半場,上半場是越南,下半場是菲律賓。我們會先從設計問題出發,再帶到期中腦力激盪交流會結束之後的點子統整,並進一步梳理我們是如何從眾多點子中,找出可以被製作成原型的方案,並且在最後請家扶的夥伴提供我們想要測試的原型一些回饋。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先幫大家簡單複習了我們在學期初的整合分析階段提出的設計問題,並且向大家展示在期中腦力激盪交流會時,與會者針對這些設計問題提出了哪些點子。從中我們也介紹了一些有趣的點子,並且解釋了我們採納或不採納的理由。
在初步介紹完我們的點子後,我們進一步將這些點子給分類成「短期行動」與「長期計畫」,區分兩者的依據主要是執行計畫的成本,以及這個計畫的可持續性。
除此之外,我們在簡述點子之餘,也闡明了這些行動或計畫,如果要能夠實施,背後需要那些前提以及合作對象的支持。在點子統整的最後,我們也提出了 Case in Practice,也就是相對應的參考案例,而這些案例在我們的方案原型製作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分享完梳理點子的過程後,我們接著就進入了與家扶夥伴一起討論原型測試的部分。這裡的原型指的就是我們針對先前從點子發想的過程中提出的點子,從中挑選我們認為比較有可能執行的點子,去將其具體化、完整化,使其成為一個可供測試的方案。
在這一個階段,我們首先會帶大家回顧一些我們訪談的內容,因為這會是我們選擇哪一個點子應該被作為原型測試時的重要依據;並且根據這些內容提出可以回應設計問題的改變假設,再簡單的透過概念說明,闡述為什麼我們提出的方案,是可以去滿足這一個概念的假設。
在簡單說明完概念之後,我們進入到了原型發展歷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會快速的帶大家回顧,我們是如何從一個概念,發展成物件,再進一步流程,最後成為一個可供測試的方案。(一點一滴長出有血有肉的感覺,期末的時候看到大家一同努力累積的成果,格外感動!
(在經歷過三版的調整之後,第四版的最新版原型已經整合了過去幾周的想法,成為更完整的方案)
除了提出原型之外,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原型可以被測試。之所以提出原型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方案在正式執行之前,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來進行測試。因此我們除了提供家扶夥伴我們設計好的原型之外,我們也提出了相對應的測試計畫,以及這一個方案測試希望可以獲得的學習。
這次的分享會大致上就是維持一個這樣的循環,讓我們針對每一個設計問題(共有五個設計問題,兩個國家)所提出的原型,都可以向家扶夥伴們分享,並藉此蒐集回饋以利進一步的調整。這也是我認為這一門課與其他課程最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有了家扶夥伴們的加入,我們得以與真實世界接軌。無論是第一線的訪談國外的受扶助者、社工;抑或是透過這樣線上交流的形式,取得實務工作者的專業見解與現場經驗;這些都讓我們從一群做報告的學生,更像是一個執行專案的團隊。
當在活動的最後,家扶夥伴表達對我們的感謝與驚艷時(沒有去過現場的學生們,竟然可一步步從模糊的概念,打造出能夠應用到現場的方案),那個當下真的覺得自己有些這一門課真好,也很感動自己的專案能夠對這個真實世界產生貢獻。真心感謝家扶的夥伴以及一起參與課程的團隊成員們(包含老師與助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