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課程 工作週記 >> Week1]
文、圖|蔡縈綸 課程助教
第三次參與社會設計專案實作的課程,不同的是這次換了助教的身份,對於可以稱為社計實作老手的我是全新的挑戰,也讓我有從籌備課程的新角度去看這堂課的機會。
由於社會設計跨領域專長的推廣及修課同學的口碑相傳,這學期很多有意修課的同學,讓原本擔心孕產議題較難引起學生共鳴的 Jade 和我,反而開始煩惱要如何篩選出這學期的團隊(苦笑)。
第一堂課內容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個面向的入門,目的是為了讓有意修課的同學對社計實作有更具體的畫面,以評估自己對這堂課的想像跟期待是否吻合、這一學期是否能付出相對應的時間心力。
社會設計入門
很難完整解釋「社會設計」這套工具方法,一部份是因為它還是一門正在被定義的應用科學,拆解成「社會」和「設計」兩個詞去描述可能比較好理解,比起社會學/社會科學,社會設計更重視找出解決問題的動力、滾動式修正的機會;比起設計思考,社會設計更強調對議題中使用者/社群的關懷。
Jade 以 109-1「隱性特殊需求學生的學校生活與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社計實作逐一介紹社會設計的流程,同時讓有意修課的同學更具體了解這學期會經歷哪些事情,更提醒同學要帶著以下心態和原則參與這次專案:
兩個心態:
左右腦分工:接受自己的想法
擁抱模糊:接受不確定的狀況
課堂與專案中的分享原則:
你有權決定分享什麼
這是學習空間,我們能接受錯誤
互相尊重不批評
若需要休息或暫停,完全 OK
(也是我很喜歡的社會設計心態)
議題入門
對於工具方法有更明確的認識後,接著進入對議題的認識,透過課程的設計希望能讓同學由淺至深慢慢摸索孕產這個大議題。
首先請同學以便利貼分享自己對懷孕經驗的想像,並以正向和負向區分,接著分組討論出三個關鍵字描繪這個班級對於孕產議題的想像。
其中有兩個關鍵字令我印象深刻,
#不只是自己的:懷孕不但會讓身體不再只屬於自己,身為孕婦的決定也較易受長輩、家中成員甚至社會期待所影響,有可能做出不是自己想要的決定。
#重新...:因為孕產而重新做某件事,例如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因為新身份重新定義自己、重新思考(家庭或個人)的未來規劃等等。
(聽各組討論、分享三個關鍵字時有種聽得到這個小社群齒輪開始運轉的聲音,也讓我有了實感開始期待這個小社群跟這個議題的發展!)
接著介紹這學期比較特別的參與者,因為孕產議題離學生的距離較遙遠,因此邀請秀靈入班以經驗專家的身份一起經歷這趟旅程,秀靈不但是生動盟理事、泌乳顧問,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因為其中有一對雙胞胎,還有自然產、剖腹產的多元豐富經驗,期待在接觸受訪者前能降低同學對於這個議題較難共感的疑慮!
最後則是簡介這次的合作團體-生動盟、簡述邀請過程和這次的大框架- How Might We 問題:我們如何重新發現準家長的需要,並創造貼近他們心聲的孕產支持?
期待能夠在探索議題同時,擁抱模糊、放心跟著社會設計工作流程,找出回應 HMW 的洞見和解方!
團隊入門
這是一門社會設計跨域專長的總整課程,但 Jade 一直視同學為平等的專案團隊成員而非上對下的教學關係,不但落實在課程設計上也讓團隊成為有機、流動的群體。
(因為第一堂課的參與者非定案的專案成員,因此使用「同學」統稱大家XD)
透過分享自己擁有的身份,並分組找出共有或特有的身份,讓同學能夠認識部分坐在自己旁邊的人,並以擁有的身份引導同學練習對權力有意識,因為時間限制沒有完成這階段分享,期待下堂課對於權力反思的分享。
(若也想要有意識地看見權力,推薦閱讀 Jade 整理過的察覺權力問題清單!)
下週就會以定案的專案成員繼續這趟旅程,也邀請對社會設計、孕產議題有興趣的你持續關注,更期待能有機會在期中或期末交流會見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