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孕期支持] 各方專家來相會——搭建對孕產議題的知識地基

已更新:2022年12月14日

[110-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課程 工作週記 >> Week3]


文|社會四 柯亮宇

圖|社會四 張承宇



課前暖身:回顧上週紀錄


雖然受限於每週三小時的課表設計,但就像運動前要暖身,執行專案也能透過回顧將大家帶回上週結束時的情境,團隊更容易進入工作狀況,迎接本週三小時的高強度資訊衝擊。因此在專家分享前,先由上週負責工作週記的承宇帶大家進行回顧,而除了帶大家複習上週進度,他也拋出自己的觀點與大家分享,包含上週紀錄片給他的感受,以及我們目前接收意見立場可能有點片面的反思。


專家分享:孕產過程的不同視角與角色


專案團隊和議題小論壇與會者

本週請來五位不同職位與專業,但共同在孕產過程扮演重要角色的專家進班分享,分別是婦產科醫師/專欄作家烏烏醫師、陳怡同物理治療師、生動盟理事長淑婷、志貞助產師,以及生動盟理事秀靈。


首先,烏烏醫師提出幾個重要,但可能未解或有多重回答的問題,包含台灣產檢的項目非常多,意義是什麼?孕產風險與社會結構如何連結?資訊到底是帶來更多還是更少焦慮?她以在診間第一線的經驗,指出她觀察到「台灣醫療資源那麼普及,產婦卻沒有比較安心。」像是懷孕開始會對自己很日常的一舉一動很緊張,連可以吃什麼?能不能騎車?搬家?等等都小心翼翼;不同科的醫師之間意見不一樣,可能導致孕婦無所適從;又或者每個孕產中的決策,都有長輩、伴侶、朋友、網路上意見一堆,最後這個產婦的意見可能反而被擺在最後一位。

其中醫生提到一個她觀察到孕婦的心態令我印象深刻,她說我們經常聽見孕婦會被周遭親朋好友、甚至網路輿論綁架的困境,其實有些時候也是孕婦傾向如此選擇,而這背後是一種希望大家一起分擔風險(道德責任)的心態。但事與願違,就算參考了、甚至是遷就了他人的意見,可能到最後責任還是落在自己頭上,在事後看起來「錯誤」的決定上,被社會當成唯一怪罪、需要負責的對象。



烏烏醫師的分享

接著,陳怡同物理治療師分享目前台灣還不盛行的「孕產物治師」工作及產業。她一開始請我們站起來一起體會孕婦的身體變化,在肚子變大的過程中,腹部多一個重量,會連帶影響身體前傾、向後後傾,頸部往前用力等等,因此學習如何與這個新的身體形態相處就很重要。「指導會痛的人,怎麼不痛地站起來」,她接著以一句話涵括這個工作的範圍,其中包含身體調整、協助孕婦建立信心(告訴她們不是什麼事都要四十週後才能做),還有教導先生怎麼幫太太比較舒服的「神隊友衛教」等等。物治師也從產業面與我們分享她看見的問題:孕婦不知道怎麼找到物理治療資源,物治師社群普遍也因為不夠懂孕婦而害怕協助她們。


生動盟理事長淑婷則與我們分享孕產婦女在法規面的權益保障。與孕產婦女最相關、前一週指定閱讀中也有提及的《優生保健法》正在進行修法,預計改名為《生育保健法》。她說從優生到生育的名稱轉變意義重大,因為「優生有點像納粹的想法,出生的小孩都要是優秀的、正常的,所以媽媽也要是正常優秀的,這裡面是充滿歧視性的。」而她也從中帶出「生育權」與「生育健康權」兩個概念,前者指一名女性有要不要生、何時要生、間隔多久要生的決定權,後者則指在生育的過程之中,寶寶、產婦與產家都有權得到足夠的支持與照顧。

淑婷也提到一個概念令我印象深刻,她認為「我們怎麼照顧小孩,跟國家的政策是息息相關的。」她以餵奶為例,因為台灣的育嬰假8週是全球最短,少於鄰近的日本(14週)、南韓(90天)、新加坡(16週),更與歐洲國家相去甚遠,這個現實考量直接影響到新手媽媽決定要餵母奶還是複方奶、要不要教小孩吸奶瓶還是親餵等等的育兒方式。


接著,志貞助產師與我們分享她的職涯與執業經歷,從中能明顯感受助產制度於台灣社會主流看法與現行孕產體制的困境。她剛取得助產資格時,工作的醫院並不相信助產師的制度,就算後來到醫生因為個人理念而願意與助產師合作共照,還是感受到整個制度對助產師很不友善,像是助產師要時常熬夜、長工時到產家陪產,但政府提供的醫療資源,甚至社會名聲或認可的眼光都還是給了醫師。而現在她到外面的助產所工作,在找尋產家生產時合作的後備醫院時,有些醫生還是持敵意,她說「願意支援的醫生並不多」。她也提到一個有趣的反向現象,有時在家產反而變成一種「執念」,一些產家明明因為風險不適合卻堅持這麼做,而她認為這與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規範「什麼樣的條件可以在家生」的制度缺失有關。



怡同物理治療師帶領體驗孕婦身體變化

最後,已經跟課三週的秀靈跟我們分享她的孕產經驗。她身為 1+2 個小孩的媽媽(因為後 2 是雙胞胎,需要特別指出),經歷兩種截然不同的孕產經驗。她說第一胎的經驗不差,也因此沒有預料再次懷孕,從發現是雙胞胎的那一刻,就有很多排山倒海的意見與質疑(如被質疑能不能自然產、還能在家生嗎等等),也被「刻意地過度保護」,讓她感到失去生活的掌控權;也是當雙胞胎最後在醫院生產時,她才知道「在醫院之下很多媽媽經歷了很糟的生產經驗」。

她也提到俗話說「照顧一個小孩需要全村子的力量」,因此在現代社會,尤其都市中原子化的人際關係,讓孕產的婦女與家庭時常孤立無援,更需要專業技術與人際網絡的支持。因此現在她除了是國際認證泌乳顧問,也有開設嬰幼兒按摩、揹巾等課程,就是希望補足現代都市/社會孕產支持的缺口。


分桌討論:面對面交流與解惑


第二堂課,以「公民咖啡館」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們都有機會與每位專家面對面交流討論。老師事先設計的幾道題目,包含「從您的工作崗位上,面對孕婦與伴侶時所感受到最大的困擾/經常出現的挑戰是?」、「有哪些國內、外成功的『孕期支持』案例值得參考?」與「懷孕經驗在台灣社會中存在哪些『落差』是值得被關注的?」。我認為「分組討論相同議題」的環節設計很重要,因為一方面這些問題可以帶入、強調社會設計中對「社會」面向的關懷(例如納入社會身份的討論);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媒合不同專家的平台,讓大家以各自視角及在孕產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針對相同議題進行對話交流。

而有機會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學生一方面能回饋自己的看法給專家,另一方面也可以針對自己特別關注、好奇的面向,更切中要點的學習新知,加強社會設計過程中探索(Discovery)或同理(Empathize)的深度及廣度。

討論的最後,我們與專家一同思考這次孕產議題中的「專家」有哪些,又區分為議題專家與經驗專家,前者比較容易了解,「經驗專家」則反映了設計思考欲打破以學歷、建制的知識、社會地位宰制權力的意圖,將所有實際經驗者稱之為專家,代表經驗者在設計過程中的意見被格外重視,也才能做到 Design for User 的良善設計。


與志貞助產師面對面交流

團隊成形:第一個團隊合作經驗


第三堂課,主要的任務是形成我們龐大工作團隊的團隊規約(Team Agreement)。我們首先分享上週每一小組課後討論的 Team Agreement,想法五花八門,有很抽象大原則的,也有很具體細節的;有強調包容友善的提醒,也有口氣很兇的命令,呈現設計思考在「發散」時強調多元、腦洞大開的特色。

接著,進行非常慌亂(可怕)的「大家一起來分類」環節,由 15 個人一起在 miro 上共作,將所有人 idea 便利貼進行分類與排序,從如何架構分類框架、發想類別,到哪些便條紙要被放在哪個類別,當所有人一起行動時都變得好不協調。老師雖然特別提醒我們可以先現場溝通再行動,但就算有人試圖在現實世界發號施令,希望先建立共識,卻沒人回應,大家都全神貫注於螢幕,好像我們不在同個空間裡。於是便條紙們可能被移動了三四遍,標籤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像是 15 隻無頭蒼蠅,看得出我們還是不太習慣去中心化的分工模式。最後,算是理出了一個粗略的架構,老師則請部分同學在課後協助將大家整合的意見,寫成列點式的規約形式。



Guiding Question:指引專案前進的重要探問


本週的回家作業之一,是設想訪談 Guiding Question。所謂的 Guiding Question,概念有些抽象,老師說根據我們核心的 Design Challenge:「我們如何重新發現家長的需要,創造貼近他們的心聲?」可以拆解這個 Challenge 的不同面向,從中提出我們好奇的、願意從此著手解惑的疑問,例如要重新發現,那「現在被認為的需要」是什麼?貼近他們心聲的「他們」又是誰?

也因此,雖然 Guiding Question 有時可以直接當成訪談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回答「我們想知道」的、可能比較概念性而涵蓋較廣的問題,這些問題並不一定是可以直接攤在受訪者面前,卻是指引我們專案前進的重要 Guidline。


後記


從上週到這週,算是逐漸搭起對孕產議題最基礎的知識地基。我們這群對此議題幾乎沒有認識的小綿羊們,可說是被各方海量的資訊爆擊(好痛),還在如海綿般盡最大努力從專家分享與文獻資料中吸受各類知識與資訊。挪用專家很常講到孕婦在「資訊爆炸時代」下的焦慮與篩選的重要性,也接續上週承宇的觀點,我認為隨著每週得知越多在來自四面八方的海量資訊下,如何兼顧各方的觀點,並經過我們自己的咀嚼與反思,將會是未來幾週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