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自然流產] 脆弱敏感的議題,如何開啟經驗者的對話與共創?

已更新:2022年12月14日

「共創友善自然流產經驗者的行動方案 - 社會設計 prototype 方案共創討論會」後記之一


文|石玉華


2021/11/27 星期六這天,陰雨綿綿的天氣,出門前我還突然一陣感性地傳訊息給共同籌辦這次工作坊的團隊夥伴們:「早上看到陰雨的天氣,就覺得可能天空也很同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耶~帶著滿滿的感激,期待下午的交流!🙏 」



這場工作坊,是延續著與臺北醫學大學施麗雯教授合作的自然流產主題,我們積極地實驗在傳統社會學研究中加入社會設計的工作流程,期待讓這樣的主題,除了從結構與系統中反思分析外,還能邀請更多經驗者的聲音被聆聽,進而一同激盪發想,甚至提議可能的改善之道。


今年 6 月份線上舉辦的腦力激盪工作坊後,我們把當天不同方面的點子整合歸納,在本場討論會中邀請參與者給予回饋,並將認同的想法延伸、疊加發展成方案的雛形 (prototype)。



在討論會的籌備期,我和麗雯老師的團隊可以說是一直都抱著既期待又十分忐忑的心情...


我們期待的是,招募經驗者分享珍貴且各自獨特的經驗與想法,藉用社會設計的流程和討論工具,促進議題交流的深度、與經驗者加入變革或倡議的參與度。而讓我們有些忐忑的是,這次的討論主題在現有社會文化中有些禁忌,大家並不習慣談論,邀請經驗者直接跨入公共場域分享與交流並不容易。再者,這種類型的主題式聚會往往被理解為焦點團體或團體諮商的模式,對於「參與式設計」或「方案共創」的工作坊,好像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案例,來累積更多人對這類交流會的共同想像。


不過,非常值得慶幸的是,在交流會後,我們得到相關經驗者這樣的回饋留言:

「原本只是希望得到支持,但經過今日的討論,覺得自己也是可以幫助別人的一份子。」


我想,這就是邀請經驗者參與共創交流最值得的結果之一了!


--


在這場交流會前後,身邊蠻多人好奇「經驗者共創工作坊」究竟如何進行?尤其又遇上這類對一些人來說充滿情緒或有點敏感的主題,有哪些準備策略能促進當天的對話更安全、更順利?


其實這些問題,我也不斷地詢問自己、並持續與團隊夥伴討論和思考。以下,是我回顧本場討論會的籌備過程,整理出幾項關鍵的幕後要點:(十分歡迎讀者回饋討論,或提問、補充唷!)



1- 研究是對話的基礎 Based on research

在社會設計工作流程中的「探索」階段,本來就需要以各種可行的方式進行研究,來瞭解議題相關族群的經驗故事與所受的影響,進而從中「整合分析」出常見的模式或經驗者共同的挑戰與糾結點,目的是為了讓後續的設計發想能基於更深入的洞見與評估。這個階段在設計流程中通常被稱為「設計研究」,而設計研究的工具與方法,其實不外乎取自傳統社會人文科學中常用的研究方式,例如:質性訪談、田野觀察、論述分析等等。


每次社會設計專案的研究深度,可能依時間成本或議題範疇而有所不同,而這次自然流產的主題,很幸運也很感恩的是與科技部生育治理計畫合作,其中施麗雯老師的團隊已在去年就展開深度的研究,包含經驗者訪談與網路論壇文章分析等等,再加上麗雯老師本身對於孕產議題深厚且專業的研究興趣,聽聞的故事量以及對此議題的關懷可說是早已深深內化在她的身體裡了。


因此,我們帶著對於多樣經驗的同理,以及多方觀察的洞見,盡可能提出不同觀點的討論主題,即便不是每個討論項目都讓所有人深刻共鳴,但至少有一兩個能撥動心弦,讓參與者頻頻點頭,也因而有機會進一步參與討論、發表想法。



2- 邀請的藝術(與耐心) Invite with whole heart & time investment!

為了讓交流會中的對話激盪達到一定的深度與廣度,我們主動邀請專門從事悲傷輔導的諮商師,以及關注衛教的婦產科醫師參與討論,期待有「經驗者」搭配相關「從業人士」的交流,能讓這樣的討論更切合需求面及實際面。


很有趣的現象是:報名表開放後的兩週內,馬上登記報名的幾乎都是「相關工作者」,包含了有為生產自主權倡議的婦團代表、專門支持孕產婦的物理治療師、諮商科系的研究生,或是醫學院學生等。由此可見,相關從業人士其實對於「支持自然流產」的主題是十分在意也迫切期待交流與討論的。然而如同上文所提到的,我們在這場活動開放報名期間「經驗者」的報名狀況並不如「相關專業工作者」般踴躍。在我過去的專案經驗中,這「6個人的小世界」裡,總是有辦法從身邊的網絡,招募到有著相關經驗的人。但在自然流產的主題中,我們發現有一種狀況是:「我知道OOO好像有自然流產的經驗,但她不知道我知道,所以不方便詢問。」或是當試圖聯絡某些曾經公開分享過自然流產經驗的 YouTuber/網紅,收到的回覆類似是「...因為後來的小朋友健康長大,媽媽身體也養好,所以我們後續就比較少再提及這個議題...。」在經驗者邀請的過程中,我們再次深深感受到社會文化在流產主題蓋上的一塊禁忌之布。


但作為期待參與者是「準備好來對話」的交流會籌辦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太用力地批判現有的標籤與污名,我們只能耐心等候。我們更看見的是,這個主題對一部分的人來說是多麽難以啟齒,而此刻願意踏出來討論交流的,又是極其珍貴難得?後來慢慢透過相關 NGO、小產的網路支持社團、和醫師、研究團隊老師、研究生的社群媒體等發送消息,很感激還是招募到一半的經驗者參與討論會。我想,對籌辦團隊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慢慢等候的耐心和沒有輕言放棄的決心!



3-「打勾勾」建立安全自在的交流空間 A safe space requires everyone’s commitment

做足事前準備後,接著的問題是如何邀請一群陌生人真誠地開啟討論?大家的經驗與想法有些不同時,可以如何面對?回憶起失落經驗,若情緒湧上心頭時,有哪些默契會幫助大家都能更自在地接納與面對?


在交流會籌備期,我和麗雯老師團隊盡可能地沙盤推演參與者可能的心情與狀態,並細心地推論大家可能會需要的支持與友善空間。


在活動一開始,我們便以 «開始前的提醒» 與各位建立默契:接受彼此的情緒、允許休息和暫停,承諾分享的個人故事都為彼此保密,以及交代研究的關注範圍以及後續的資料運用等等。

利用暖場小活動,與參與者分享本場討論會的關鍵共識與心態:在共創與發想改變的機會時,我們把照顧自己放在第一順位,允許也接受彼此分享的界線,並真摯地感激願意交流的我們。

當參與者抵達討論會現場,正式分組討論前,我們借用設計流程中「設計原則」這個工具,為夥伴們在發想討論上建立一個共識。

本專案的五個設計原則為:

1- 我們不是要避免或解決流產這件事,而是希望這般經歷能被更友善地陪伴與支持。

2- 從經驗者的需要與期待出發。

3- 透過方案提議,我們正視並試圖促進社會文化中不同性別的孕產經驗被平等看待。

4- 推廣正確的自然流產知識,避免傳統上對自然流產經歷者的誤解或譴責。

5- 在臨床照護場域中, 為經驗者發聲, 共創友善自然流產經驗者的醫護環境。


很感謝出席的 14 位參與者,以及陪伴各組討論與協助記錄的關主(桌長),這樣的一場討論工作坊真的需要整個團隊的投入以及參與者開放的意願,才有辦法順利激盪與交流!


在當天活動進入尾聲、彼此分享時,窗外出現一道大大的彩虹,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忍不住聯想到:或許天空也因為我們整個下午在這個主題方案上的討論,感受到了一絲希望和正能量呀!🌈


(說到此,也一定要補充一下:這絕對不代表自然流產後,就得要「把小孩再生回來」才算是好的結果。根據當天兩個小組的討論,對經驗者來說:如果可以打破懷孕、生產的結果論,若社會大眾能更普遍接受和理解「懷孕不一定會生產」和「自然流產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這些事實,那麼也許我們更能透過這個經歷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面對以及成長。)


討論會結尾分享的最後一頁投影片:「悲傷沒有變小,而是我們會成長得更強大。」

下一篇就來看看當天的與會者們究竟一起經歷了什麼激盪和討論?

他們又提出哪些連自己都被吸引的點子呢? ;)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