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玉華
上週六,受邀參與成大工業設計系113級畢業班,畢業設計系列中的 IPA (Industrial Professional Advisors) 工作坊。
當初收到邀約時,第一瞬間先是覺得不可思議,畢竟我不 industrial 也不 professional!甚至還忍不住回信主辦單位問道:「我只會社會設計,完全沒有受過工業設計訓練,你們確定要找我嗎?」負責聯繫的同學簡要又肯定地回覆:有幾組的主題很從議題出發,「相信老師是合適的人選並期待可以與老師來一場十分有意義的腦力激盪!」
於是最後我就抱著來學習,加上對工業設計教育場景一探究竟的心情,很興奮地答應!
活動當天,總共 13 組同學與 7 位業師的分配安排,與我深度交流的主要有三組:
想運用參與式設計,為108課綱後,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搭建協助歷程管理和維持動機的社群平台
從食物浪費的問題關注出發,想針對水果包裝、運輸流程及物件改良以改善現況。雖然經過半天的討論後,他們很可能改為農產包裝的減塑設計。
由印尼僑生組成的小組,從自身文化出發,目標設計出推廣印尼特色蠟染的文創產品。我光聽就覺得很適合給他們政府當作外交之禮!
其實這是我在研究所之後,首度如此近距離地與工業設計背景的夥伴交流。我很有意識地理解他們在畢製中的限制就是必須在明年展出前,要發展出落地的產品設計或相對完整的模型與規劃,以順利畢業。因此,也開宗明義的提醒他們:我擅長的是前期研究、議題切入和社群共創的規劃,所以如果我今天的回饋,讓你們覺得時間上無法達成你們目標的話,請斟酌參考就好~
可能因為我對外、對內都設定了這樣的前提,整天與工設同學們對話的過程中,我也開始練習鬆綁一些我在社會設計工作中對於前期議題研究、經驗探索的標準。討論中,我不時會在內心感受到兩個領域邊界的碰撞(其實就是設計歷程的前期研究與後期設計製作的分工,可能也就是不同專業看待設計的不同立場吧),那種碰撞帶來許多火花,也伴隨著一些糾結,整體上開啟了彼此對另一個世界 (不同工作方法/領域)的好奇與觸動。其實我個人是很有收穫的!
當天下午最後的環節,讓各位業師除了深度交流的小組外,也有機會看到其他更多組別的設計題目。有組別著手設計的是特教生小肌肉訓練的教具,也有想要重新改造乳癌篩檢車內裝和器材的小組。大約超過三分之一的主題,在我看來都與社會設計蠻有交集和共鳴的!
活動結束之後,我開始思考著:
- 如果有機會把我們在社會設計中「議題盤點」或「經驗探索」工具分享給這些主修工業設計的同學,那麼他們會不會在看見有興趣的問題後,會更有sense 可以知道如何切入議題以及如何研究調查社群和利害關係人?
- 或是如果有一天,一塊社計的工作歷程在專案展開的更前期,就有機會邀請工業設計背景的夥伴參與其中,會不會能更有效地加速我們通往解方落地的路途和時間?
這次的交流,帶給我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那就是讓我有機會因為碰撞,再度重新審視自己(工具)的位置:我們從社會學出發,與設計碰撞;著墨於雙鑽石的第一顆(研究),努力也謹慎地透過積極合作耕耘第二顆(共創與落地),一步一步地,期待與各界交流共創,完成心目中最理想的社會設計全貌。
照片來源:成大工設113級畢業設計籌備團隊
最後,以我的 top 5 takeaways 來畫下這一天的收穫與反思重點:
1- 過去幾年,深感「社會設計」這個站在跨領域交界位置上的天性所造成的 identity crisis @@
說是社會學,但對議題和結構的洞見不夠;說是設計,也做不出產品(或是總是等很久)。在各個既有領域都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但這次交流,重新提醒了我:「既然定義自己是座橋,當然就不會只出現在陸地上。」 或許,跨領域的任務,就是不斷地在邊界上找到新的可能~
2- 未來,Ji-Co 一定要更積極地想辦法與工業、產品設計背景的夥伴展開合作!因為這樣的激盪實在很精彩。
3- 設計,不外乎是對人的同理及共感、想法與資訊的發散和收斂,並且不斷地在問題與解法間找到符合目標與限制的可行性。這是一條說得容易,但實際做起來各門各派冷暖自知的歷程吧XD (再強調一次上一點,合作是必須的!)
4- 原來其實現在工業設計同學們,設計的產出也不一定是那麼傳統的工業產品了。平台、流程也包含(也就是UX/UI、服務設計領域常見的方向都看得見)。我想這是很正確的設計教育趨勢吧!畢竟從問題與需求出發,解方本來就可以很多元,也可能很複雜。學生從某項專業訓練出發,也應該擁有跨域探索的自由與支持。
5- 然後!小時候玩的釣魚機,居然也是成大工設的產品!來自66級畢業生~
這次參觀他們的系館,也發現很多玩具設計突然有種與工設系相見恨晚的感覺!
再次感謝成大工設113級畢業班的邀約~
很期待明年各位的畢製成品,加油!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