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將近五個月的「台灣馬戲社群研究」以及「開腦洞工作坊」的籌備與執行,在這一刻回顧起來,必須首先默默承認:這次專案合作最大的收穫其實是滿足了我個人對馬戲領域的濃濃好奇心啊!(笑)
過程中有機會好好坐下來聆聽台灣馬戲人各自精彩的故事,也許是科班生(譬如我也這次才搞懂所謂「科班」的體制是怎麼回事)、也許是有興趣就自學的人、也有喜歡身體動作大於坐著念書的人發現練習特技的快樂,也或者是懷抱著明星夢而踏進這個領域的人。
先不論整個表演藝術在台灣的現況,我相信各種針對表演環境、市場支持度和表演者發展機會與待遇的評論已經遍佈許多媒體平台。但在這次研究的初期,讓我蠻意外的發現是:原來「馬戲」、「雜技」、「特技」、「雜耍」等技術型的表演項目,在目前官方的表演藝術分類中都仍被列於「其他類」!這或許也歸因於上述這幾類表演藝術的發展脈絡有些異同、彼此應如何區分?是否有必要區分?又或者該用哪個名義統稱才適切?或有沒有必要各自認列為不同類別?
再加上,當代馬戲的發展,早已不像電影或小說中刻畫的西方「馬戲團」那般各處搭帳篷的場景配上大型動物和特技表演;且時代轉變與多元開放的今日,也很難再培植出如同「李棠華特技團」那般全國獨大、國家型的表演團體。
所以我想,這個世代的台灣馬戲表演者,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和過去一樣各自「練著功」有機會就「演出」,但在「練功」與「演出」之外的世界,可說是處在一個「樣樣得靠自己」的時代啊!
跟許多產業的變動趨勢很相似,表演工作很早就趨向彈性且破碎的工作模式,很多數的表演者都像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雖然不一定是自願也不一定完全準備好面對這些頻繁的波動。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有個關鍵的發現即是:許多馬戲人都需共同面臨「職涯不確定」或是「未來沒把握」的產業狀態,然而在這樣環境下,如何經營自己?如何在創作與收入間達到平衡?這些非「練功」抑非「演出」但又對個人生涯發展極為重要的環節,是否在傳統的訓練體系中能提供?或在現有的社群交流中有辦法補足表演者這些相關技能?這些問題,至少在本次的研究探索中仍是問號。
在第一次的工作坊中,我們利用世界咖啡館的形式,滾動更多討論,也試圖搜集大家的實際經驗與想法,最終大約可以把馬戲人所共同面臨的「不確定感」抽絲剝繭為三種層面:
1- 外在身體表現:技術發展與創作成果是波動的
2- 個人內在:自我認同、自我價值的意識受外在表現影響
3- 與社會的連結:對社會的認識與被社會大眾的理解
1- 因為畢竟是表演藝術,表演中的呈現、自我技術的超越、創作或表演是否能得到共鳴等等,都是馬戲人看待自身努力成果最顯而易見且重要的反饋。不過像這樣的「身體活兒」,許多人其實也隱約憂心著:「我的身體可以用多久?」「我的技術什麼時候會走下坡?」所以造成了在技術展現層面上的不確定,我對長期的擔心。
2- 延伸以上表演藝術的天性,成果與反饋很自然地展現於外在 (例如:演出收入、是否被看見、接案機會多寡等等)。但在這個少有「大團」可以長久依靠、每位表演者都是 freelancer 的「遊牧型表演世代」,每個人除了「練功」和「表演」之外,還有好多需要經營與學習的地方。如同前段所述,這些在技術之外但攸關於經營自己或規劃職涯所需的技能與知識,若未包含在馬戲訓練及支持系統中,那現在的表演者便只能各憑本事 (或運氣) 地摸索。因此,在機會有限或機會不均的環境現況,當外在表現並非盡如人意時,表演者們就很容易面臨無數次的自我懷疑與糾結。
講到這,有沒有覺得馬戲表演者除了都像 freelancer 之外,其實也很像一位位的創業家?甚至,就像每位在職涯上跌跌撞撞,面對環境快速變動,但學校教的或過去學的總是不夠用,必續努力調整適應,才有機會稍微闖出一片天的你我一樣?
3- 除了個人內在與產業環境所帶來的糾結外,更往外闊,還有本文開端提及:關於「馬戲是什麼?」在台灣,並非普遍人們所共有的想像與理解。表演者們既不希望被想成到現在還在做動物表演的「馬戲團」,同時又不是上一代所認識的國家型「特技團」。那麼現在的馬戲在臺灣揪竟是什麼?似乎正處在一個開放實驗、多元嘗試的時期。所以,「社會溝通」便成為馬戲人除了「練功」和「表演」之外的另一個需要共同投入、一起傷腦筋的課題。
你知道台灣有馬戲表演嗎?
你會看馬戲表演嗎?
你所期待看到的馬戲表演,可能是什麼樣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