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社會性農業」探索的準備──權力的覺察與設計的原則

已更新:3月20日

[112-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工作週記 >> Week4]


文|社會五 簡子云

圖|簡子云




上課前的等待時光

尋找彼此的共有與特有身分


  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老師讓大家兩兩一組各自分享自己的10個身分,並尋找彼此的共有與特有身分。

在練習的過程中,大家發現需要花一點時間找出來的特質有時候會像冰山一樣被自己遺忘,老師藉此提醒大家在觀看議題的時候,要時時反思自己可能忽視掉的權力,並以駱明慶老師的《誰是台大學生?》研究舉例。


  覺察權力是為了認清各種經驗如何被權力(power)及特權(privilege)影響,但覺察權力並不代表行動者該為了對於自己有或沒有的權力感到不適或難過,最重要的是去思考該如何讓權力流動,改變現況。



日常權力分享反思


觀察、辨識與討論權力的練習


  同學們三人一組各自討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權力場景,有同學提到在家庭聚會時與長輩溝通時的話語權力流動與交換可能帶有性別角度的觀點,另一位同學也分享與他人共居時的公共空間利用也是一種權力的釋出與共享。

  在進行課堂關注對象的層次分析時,可以在不同層次發現權力是如何變遷的,老師以四輪車駕駛為例,最早四輪駕駛在馬路上是最有權力的人,然而交通事故促成大眾輿論後,新的交通法規由此建立,駕駛人也必須遵從新制度的規定,科技與器物的進步帶動社會思維還有制度的變遷,討論權力(Power)的同時也不能遺忘權利(Right)被剝奪的族群。



老師上課畫面

身份中的權力不對等、國際上典型的社會設計經典場景


  討論完權力場景的案例後,老師接著以各種案例來帶領大家檢視不同身份分別是偏重什麼樣的權力,以及這些權力可以如何被使用。若是將每個人當成一個節點的話,可以看出較多權力一方的權力是由權力較少的一方匯集而成的,比方說民意代表的話語及代表權來自於當地居民的投票結果。

  不過,設計思考能夠解決前述所有的權力不對等問題嗎?簡報上出現了幾張歐美國家的設計思考工作者帶領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眾進行討論的照片,可以看出雖然這些設計者嘗試用設計思考來解決第三世界國家的問題,但從圖片中還是可以感受到帶領討論者有身為「方法引入者」的權力。


  我們知道權力是不對等的,但如何在社會設計的過程中調整權力,將被影響者的意見納入呢?社會設計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權力流動的三角形流向轉變為梯形的流向。


使用設計工具的限制與特權


  老師以過去與銀髮族長輩的合作經驗為例,在進行討論時,老師注意到現場的銀髮族們於討論環節中只能面面相覷,原因是有些長輩不識字,所以設計思考使用的設計工具(便利貼書寫)反而成為一種討論上的限制,最後是仰賴現場的志工以訪談的方式輔助。因此在進行專案實作時,班上成員需要對於受訪者有更深的認識。


孕產中的流產經驗案例:面對較為特殊或是脆弱的生命經驗者,共創對話空間打破權力結構:隱匿既有的身分還有階級,營造出能夠讓當事人願意自我揭露提供第一手經驗的安全討論氛圍。

→討論進行的形式


  身為議題的外來者,社會設計研究者應該時時注意到好的解決意圖不見得可以帶來好的結果,所以應該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1. 換位思考。

  2. 保持溝通,隨時更迭。

  3. 參與式設計,透過公聽會等方式讓所有關係人都能夠同步資訊與對話。

  另外,設計師也要為刻意的設計無意的影響負責。這就是修課同學們接下來要擬定的專案「過程原則」,老師希望大家能夠以 Design Justice Network 的十個設計原則做為參考,同學分成兩組,針對這十個原則進行討論後,制定出適用於全班後續設計規劃的原則。



關係人分析圖

關係人分析


  結合歷史紀事與層次分析得出的結果,大家開始嘗試用目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關係人分析。老師用四個象限引領同學將上週工作坊第二階段的對象發想整理分類成四大類,分析的原因是為了找出能夠為經驗者發聲的方式。

  在專案當中優先考量的合作對象是高影響、高興趣的對象,然而也可以反思如何去面對低影響、高興趣的群體,可以持續與其聯絡更新資訊。高影響低興趣的群體則是維持其對議題的滿意態度即可。


下課後教室外討論



8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