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社會設計專案實作 工作週記 >> Week5]
文|社會三 陳思捷
圖|陳思捷 司馬
光譜上的我們:差異、交集與對話的可能
今天課堂一開頭,由助教睿奕主持小活動「光譜上的我們」,邀請所有人站到教室最末,根據題目站定自身在光譜上的座標。
光譜有兩極,但更多時候我們並非如此絕對。例如首題暖身:「你是貓派還是狗派?」,狗派的同學說自己養了一隻貓,向中間靠攏了一些;又或者關於:「你偏好團隊合作還是獨立作業?」,選擇獨立作業的同學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其實是死線爆發派,擔心耽誤他人,而傾向獨立工作。在助教的引導提問下,我們有機會看見座標背後更立體的個人,是經過諸多考量或生命經驗的累積,才來到軸線上的某個位置。我們可以透過在團隊中積極流動、分享,凝聚成截長補短的共同體。
其中一題:「你覺得我們應該保留還是去除標籤?」,引發同學討論。支持去除標籤的人說,標籤幫助我們辨別事物、架構思考,然在社群媒體活躍、資訊高度流動的當代環境,我們應該有機會重新定義各式「標籤」的內涵。認為應保留標籤的人則說,標籤本身中立,端視我們如何將之與正負面意象扣連。看似不同的兩端,可說都同意標籤的意義取決於觀看者的角度。
社會設計或許也是這樣的過程吧,藉由匯集各方對話與設計,重新定義──這還可能是什麼。
我們在設計什麼樣的未來?
作為設計師,我們有義務為我們有意圖的決策,及無意圖的影響負責。老師以Ruha Benjamin TED Talk 影片「From park bench to lab bench- What kind of future are we designing ?」中的案例──如設有鋼針、必須投幣付費解鎖的公園長椅,及因缺乏捐卵監管機制,而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影響受孕的非裔女性──和我們討論何謂歧視性設計:在系統中藉創新或進步名義,造成排除特定群體的歧視性環境,或罔顧過程本身的倫理議題與假設偏誤。
因此,在這堂課上半節,我們給予彼此分組制定的過程原則回饋,最終收斂出四項屬於本次專案的過程原則,希望能作為整次專案進行時的核心指南:
我們用設計帶動改變來達成實質平等,並視設計為一種負責任且弭平障礙的影響的過程。
我們將設計師視為拉起農業工作者和身心障礙者的連結者,而非權威專家。
專案對於農場經營者、障礙社群及相關工作者(如社會/社區工作者)的實質影響,優先於社會性農業的理論框架。
我們相信,每位身心障礙者及農業工作者在他們所經歷的生命經驗中都是專家,所以任誰都能對設計流程帶來具反思性的啟發。
訪談上場前的預備
上週課後我們分成兩組,分別設計針對農業工作者及助人工作者的訪綱。訪綱設計時首先擬定指引問題(Guilding Question),定錨該次訪談主要詢問的方向,再細列子問題、規劃輔助討論的互動平面。
這周下半節課,我們以喜歡、疑問、建議三個框架給予另個小組訪綱修改建議,更精準地雕琢問題設計,也分派好實際上場訪談的人員配置、事前準備工作。老師送我們美國女性主義人權運動者Maya Angelou的話:「人們可能會遺忘你做過的事、說過的話,但不會遺忘你帶給他們的感受。」希望接續一周對受訪者和我們而言,訪談都是一場好的體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