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寫自 第95期《臺灣社會學會通訊》p.56
文 · 石玉華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設計領域專長 兼任講師
一塊社計 (Ji-Co Design) 社會設計研究員
引用節錄文一 作者:張承宇
引用節錄文二 作者:高述萱
封面圖 · Sajad Nori on Unsplash
理想的社會設計成果,不僅能為合作單位帶來新的點子或行動策略,更可以在過程中拉近組織與服務社群的距離,並且在共創活動與社群活動中,促進此議題的討論與倡導。本文以『台大社會設計專案實作-孕期支持』,拆解、描繪社會設計如何協助組織,以及反思的歷程。
社會設計是什麼?
社會設計是一套結合「社會學」與「設計思考」的工作方法:在針對社會議題深入探究後,我們盡可能地邀請受議題影響的關係族群參與發想及測試的過程,透過與經驗者合作、交流來為眼前議題找出改善現況的行動方案。期待在這樣的參與式歷程中,實現對社群意見的尊重,並確保社會設計的專案過程與成果產出都有考量到結構的影響與經驗族群(使用者)的需要。
換言之,社會設計借重了社會學看事情的觀點,洞悉群體互動與背後結構的影響,在有限的專案範疇中竭力瞭解議題與相關人群的多元面向;接著融合設計思考中以使用者為中心和問題解決導向的社群交流引導工具,力求在方案產生的過程中能打破既有權力規則和限制,讓平常沒有機會發聲的族群可以被聽見,也確保最終提出的方案是更符合正義也更公平地回應多元需求的。
社會設計的價值
社會設計是一套工作方法,其中包含著從探索研究到發想測試的流程工具,以及反思議題和提升公平正義的價值心態。而執行社會設計專案的價值,則在於將這些工具與心態轉化為可支持議題工作組織(例如針對特定議題工作的非營利組織)的具體合作模式。透過一次次專案合作我們將社會設計專案視為一座座橋樑,把學術研究的方法簡化並轉化為落地實踐的合作方案;並將那些通常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倫理價值與社會學觀點,融合進專案工作的檢核點中,以增進其具體被實行的機會。
圖一 一塊社計的社會設計方法
Ji-Co Design's Process is derived from the process of Center for Social Design at MICA,
and Equity-Centered Community Design (ECCD) by Creative Reaction Lab
社會設計能為組織帶來什麼?
1.擬定框架
社會設計專案做為議題組織的支持力量,通常會從合作組織的期待出發,討論可行的專案框架範疇並思考如何邀請專案研究或共創歷程的參與者。
2.聆聽需求
接著透過洞見研究過程洞悉議題經驗者(組織服務使用者)的需要,透過實證結果來刺激組織與經驗者對話及相互傾聽。
3.社群共創 在鎖定改善現況的施力點後,更進一步地籌辦社群共創交流活動,並有系統地追蹤整理這些交流結果和收取到的意見。
4,賦權賦能
經由聆聽觀察、邀請對話,試圖將設計的權力交還給使用者(受議題影響的族群)。
從合作組織的角度看來,面對組織所關注的議題以及相關的族群,組織團隊總希望能有更多的認識與同理,進而支持組織提出更有效的倡議行動,或是更吸引人的服務方案。我認為,理想的社會設計專案成果,不僅能為合作單位帶來新的點子或行動策略,更可以在過程中拉近組織與服務社群的距離,並且在共創活動與社群活動中,促進此議題的討論與倡導。
社會設計案例:孕期支持
自109 學年度起,臺大社會設計領域專長認證中開設「社會設計專案實作」課程,至今已分別在過去的三學期中展開了三場面對不同議題的社會設計研究與共創發想之旅。專案主題從臺灣國小校園中隱性特殊需求學生的校園生活與親師溝通、東南亞國家弱勢家庭家長的就業支持提案,到上個學期,帶領一群完全沒有孕產經驗的大學生、研究生一同探究懷胎十月中的孕婦與伴侶有哪些關鍵需要。
整學期的課程規劃循著社會設計的工作流程,從開學前三個月便與合作單位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啟動溝通。在當時的初步接洽後我理解到,推動生育改革近十年的生動盟已發現懷孕期間是決定生產選擇的關鍵,但是組織內針對孕期的支持方案除了產前教育課程外,似乎尚未提供其他選擇;而另一方面,則因為生動盟擅長政策改革與倡議,對目前國健署發行的 ⟪孕婦健康手冊⟫ 有所研究,發現其中許多有待更新與改善的資訊。
因此,我們最初的合作討論,環繞著:「如何設計一本民間版媽媽手冊?」而在社會設計方法介入後,我們開始思考暫時放下如此具體解決方案的可能性,試著推論並分析在生動盟製作媽媽手冊的期待背後,真正想回應的問題或是改善的現況是什麼?於是,我們開始將專案主題轉而「框架」於探索臺灣孕婦與伴侶常見的問題是什麼?在他們的經驗中有哪些需要是未被滿足或回應的?當然也包含,生動盟認為懷孕這件事應該是孕婦與伴侶共同面對,而非只是「媽媽的事」......。於是,我們最終將提問的設計挑戰轉而定為:「我們如何重新發現準家長的需要,並創造貼近他們心聲的孕期支持?」
隨著學期正式展開,學生團隊加入專案實作與學習,我們很快速地利用前幾週的時間辦理議題小論壇、分配大量的閱讀資料,搭建同學們對臺灣孕產環境最基礎的認識,並透過訪談安排來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探索」這個議題相關經驗者的各式故事。探尋的方向包含從政策與現行制度方面反思除了不斷提供生育補助來「催生」、或將醫療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的「介入」之外,在懷孕期間的孕婦與伴侶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人們對於生產的選擇與想像可以有哪些,不同生產選擇的人經驗上又有哪些相同與差異之處?而在那為十大約 280 天的孕期等待與盼望中,除了既有的「媽媽手冊」外,還有什麼樣的支持可能也是更被期待的?
以下節錄修課同學張承宇在「整合分析」階段後對於看見孕產過程中的社會結構之反思:
|孕產,與每個人相關卻缺乏公共討論
孕產議題有太多面向值得且需要被社會探討:不論是高度醫療化的介入、將懷孕直接連結到順利生產的線性想像、情緒被壓抑的孕婦、被擱置一旁的伴侶等等。然而,這些議題卻因為被劃分在「私領域」而在過去沒有被充足的公開討論。即使他和每個人都相關、即使他對實際經驗者可能有重大且深遠的影響,但在臺灣社會裡,這些議題大多數的時間似乎都僅在親朋好友之間的對談中,或是難得在網路社群上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而大量轉載,但卻仍舊沒有進入大部分人的視野裡。
為了瞭解臺灣的孕產過程,我們在社會設計專案實作課程中對孕產經驗者、伴侶、孕產工作者進行了二十多場的訪談。從中聽到無數個故事,不論是高興的,或是難過的、痛苦的、茫然都有。正因為我們可以同時看見不同人的故事,促使我們發現有不少負面經驗是群體共有的,似乎指向了臺灣社會中有某種因素存在著、發揮著影響。
|醫療化思維主宰的孕產過程
「像被圍毆」、「失去主體性」、「任人擺布」這是醫院生產的經驗者,在訪談中對孕產過程的描述。其實學界已有不少論文指出,臺灣的孕產過程呈現「高度醫療化」的狀態,剪會陰、灌腸、剃毛、剖腹產等醫療介入,似乎被視作理所當然,而醫療人員對孕婦採取比較不耐煩、趕時間的態度似乎也不在少數。但其實在國外(如丹麥)強調的其實是讓產婦能盡量用自己的力量來生產,以產婦為主體,醫療化的介入盡可能地降低,甚至提供溫暖色調的獨立產房供孕婦長時間使用。面對孕產,臺灣似乎存在著一種安全至上的思維,並預設醫療化的介入能帶來最大的效益。
但其實這些醫療介入到底是否必要,醫界一直都在辯論中,此外,孕產過程除了安全,還包括了親密感、意義感、儀式感,若能夠思考醫療化之外的可能性,是否能讓產婦帶回更多重要的東西呢?
我們又是否被高度醫療化的思維所綑綁,忽視身體本身的力量?
|線性的孕產想像
「懷孕滿三個月以前不能跟別人講喔!」這樣的叮嚀,在臺灣生活的我們似乎都有所耳聞。其實懷孕前三個月的確處在一種不穩定的狀況,統計上有20% 至 30% 的機率會發生自然流產,而很高比例是「沒有特別原因的」。
我們訪問到一些有流產經驗的人,對於流產感到相當悲傷,甚至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自責許久。但其實,自然流產的發生率並不低,往往並不是任何人的錯。更有受訪者表示,其實懷孕前期是很需要支持、資源和被理解的時刻,但又因未滿三個月而不能向外求援。這些煩惱都可以連結到社會普遍對於孕產過程線性的想像,也就是認為,只要懷孕就會順利地走向成功生下寶寶(一條線的往前)。在這樣的思維下,流產等於特例、失敗,給人不能接受、錯愕的情緒,甚至成為一種禁忌。這導致有好多因流產經驗而受苦的人,一直到多年後和他人分享這段經驗時,才驚覺身邊其實有好多人都有流產經驗,這時才有機會放下心來。
|聆聽經驗,看見結構
孕婦在醫療院所面臨的負面感受,原先僅被視為個案式的煩惱、不適,但這些經驗在我們大量的訪談下,再添上一些社會學的想像,都可以發現是某些社會結構、某些思維正盤繞在上頭,影響著我們。某種程度上,更反映了一種權力結構,如醫療體系握有的極大權力,或是孕產議題被劃分在私領域而被排除在公共討論之外。欲改善現狀,第一步必須先讓社會察覺。
社會設計強調的精神就是到現場去聆聽當事人的經驗,透過實際接觸能讓我們看見問題所在之處,而後便能聚焦問題,帶起討論與方案設計。希望在孕產議題的路上,本學期的專案能讓孕產議題帶入更多人的視野裡,讓孕產議題得到正視,並實際帶起更多對話。
圖二(攝影:陳琦卉)圖三~圖五 (攝影:陳睿奕) 2022/5/5 期中腦力激盪交流會正巧碰上國際助產師節,實體和線上腦力激盪同步進行!
圖六~圖九 (攝影:陳睿奕)
2022/6/12 期末方案測試博覽會,參與者實測方案原型 (Prototypes) 並提供回饋建議。
以下節錄修課同學高述萱在「原型測試」階段的整理紀錄,摘錄自她「不只是自己的__:從孕產經驗的再設計看見邁向生育自主的多種可能」一文:
|作伙修補孕產經驗
2022 上半年,我們從對孕產議題的白紙,閱讀各式歷史文獻檔案並執行一人四至五場不等的訪談,看見對自身孕期變化早有心理準備而能從容應付的新手爸媽、孕婦與配偶極具默契做彼此的神隊友,但同時也看見經歷小產/流產傷痛的父母、求子之路曲折不易的女同志伴侶……,而後逐步收束資料,整理出幾個我們希望深入發展的切入點並進行原型設計與迭代。
修課同學們時時自問,我們的設計是否確實符合當初期望落實公平正義的設計準則?是否有對議題現場及課堂進行中發生的種種權力關係時時保持警醒,確保所有設計行動都是考慮進社會條件各異的行動者,並在重重結構之中重新思索設計能夠如何撐起一絲縫隙並帶來能動性?
「Preg Mood Tracker」透過為孕產婦記錄每日心情,試圖讓孕婦重新擁有對自身情緒的詮釋權,期望讓孕婦自身甚至周遭親友都能夠理解孕婦的各種情緒狀態,也更重視產前/產後憂鬱議題。
「種植小精靈」,由於在訪談過程中看見了流產爸媽與小產同志伴侶在懷孕前期與流產後的無助感,希望針對高中生透過可愛、療癒的植栽搭配流產健康教育,訴說懷孕過程的非線性,期望不再有流產婦女受到咎責,也期待打破對於正典婚家之直線敘事的想像,提供修復式地閱讀流產經驗的視角。
「好孕百科」作為一個希望兼顧開源協作與資料正確性的線上社群,透過孕產婦與議題專家共編資料庫的方式,確保好孕百科能兼容個案的分享與常見狀況的統整,讓需要相關資訊的孕產婦與伴侶不再需要面對大量眼花瞭亂而真實性未定的內容,同時讓心有餘力的孕產婦或伴侶也能感知到自己是有能力為這個社群付出的。
「戲劇療癒工作坊」則因為看見醫護人員和孕婦在診間問診時經常出現權力關係並不對等的情況,而希望透過戲劇中角色扮演的方式,讓角色彼此同理,進而在真實的診間重新擁有平等溝通的話語權。
上述四種設計提案,無非都指向「重新擁有能動性」的嘗試:正如陳怡同物理治療師曾於進班分享時提及,她進入孕產物理治療領域最希望提供的,是「讓孕婦能夠不痛地動起來」;而我想,若要用一句話總結這學期的設計,大概就是「讓孕產婦知道自己也可以是能動的」——我們期望透過這次的設計,修補原先不只是自己決定而同時受多重權力關係支配、角力的孕產經驗,並將之轉化為不只是獨自經歷而是能被整個相關社群撐起、滋養的包容體驗,並期待讓越來越多的孕產婦也能擁有越趨友善、自主的孕產過程。
未完待續
以社會設計的工作流程陪伴組織為複雜的議題尋找施力點,過程中結合著洞見研究與社群共創的環節,想必已經促成了更多人對此議題的關注和討論。也相信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地聆聽使用者與安排交流的機會,真正實踐了「把設計的權力交還給實際受議題影響的人群」的目標。
更多詳盡的專案歷程報告書,敬請參閱歷程報告書: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