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時尚,缺「衣」不可?
第一次聽到「循環時尚」這個詞,覺得真是時尚時尚最時尚了!😂
從二月開始聽到 Lily 分享她的「長腳衣櫥」計畫,很開心她願意和我一起試試從社會設計的角度進行一系列設計研究,探索人們與衣服的關係。後續也將努力尋求更永續、更友善環境,同時又能貼近使用者的新作法 ✌️
開啟初步研究之後,才發現原來大家在買衣服、用衣服和淘汰衣服的經驗上好像都有著各自的眉眉角角,很多方法都是默默地在家庭中傳承,很少有機會互相交流、學習。
接著,我們更進一步邀請各位朋友們來分享自己與衣服的經驗。只要 70% 以上衣服是自己買、或曾經整理過自己衣櫃的人,都歡迎來聊聊~ 在我們這個缺「衣」不可的現代社會,衣服對我們來說可能已經習慣到快要忘記它的存在,但隱隱約約可能又存在著什麼樣的愛恨情仇呢?XD
<寫在結案之後>
這真是後勁好強的一個研究!
前天花了將近十小時,與長腳衣櫥夥伴 Lily 一起度過我們這次合作中表訂的最後一次會議。 結果昨天整天,持續呈現累癱狀態@@ 原先懷疑是不是太燒腦還是太操勞?直到昨晚睡不
著,又忍不住文思泉湧般地繼續整理這次研究的關鍵學習與洞見,才知道,原
發現在當今資本主義底下的消費文化中,要達到循環經濟/循環時尚的目標,中間有好多好多
矛盾和衝突的地方⋯⋯ 不過還好,現在的我知道「矛盾點就是機會點!」所以結果就又越想越興奮!💪💪
一些打破我自己既定想法的發現例如: 1- 其實二手衣的交流有著系統性的高門檻,單靠環保意識的宣導,要達到長久的行為改變實在非常挑戰。 「就算嘴巴上說願意接受二手衣的人,衣櫃中的二手衣也不會超過兩成。」 因為現況就是:「買新衣太容易,挑二手太費力!」
2- 還有那些穿不到但又還沒壞的衣服,默默地造成許多人不敢淘汰的困擾,或是衣服買多了之後逐漸出現的整理挑戰。 現有解方可能是:「大家都說要斷捨離,但自己就是做不到」結果內在可能就會開始累積一些咎責或罪惡感⋯⋯反而讓衣物與自己的關係更尷尬?
3- 而穿衣這件事跟個人的自我展現有著自然又強烈的關聯,每個人也有著獨特對待衣物的方式。 (不在意穿什麼,或者都穿一樣的衣服其實也是一種風格唷!☝️) 很難提供一體多用的絕對解方,或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所以如何創造開放交流的空間(不一定是衣服,也可以是經驗交流等等),而讓人們在「多元的自我表達」與「環境保護與資源永續」的目標之間能更不費力地達到平衡,也許是之後可以努力的目標。
好啦,還有很多有趣跟讓人驚艷的發現,若有興趣一探究竟這次使用者衣物經驗研究的歷程與主要發先,歡迎[點此]下載由長腳衣櫥製作的統整檔案。
-- How we do it? --
👉 這次大約花4個月時間,進行了二手資料調查、使用者與利害關係人訪談、團體經驗交流研究,和洞見分析。 期待未來也有各種與人、與社會有關的經驗研究探索機會,歡迎各種朋友有事沒事就來聊聊唷!🤓
❤️在此再度感謝因為支持所以願意受訪和參加交流會的朋友們!🙏
友好連結/合作夥伴:長腳衣櫥計畫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