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玉華
圖|Unsplash by Nick Morrison (封面)
回想一下,我大概是十多年前開始接觸教學這件事。當時在 SuperCmap 的量子教學系統中,我們很強調 “Theirs’ to ours’, ours to theirs”,直譯就是「他們到我們,再從我們回到他們」(雖然直譯好像也有點難理解?😂)這個概念給我很重要的影響是:首先為學習者準備體驗學習的環境(我們),然後再設計一套能將這個學習放在後續運用、日常生活的接軌計劃(他們),是有效教學的兩個關鍵過程。
「先體驗,後定義」大概也是當時收到的一個關鍵訓練。比起頭頭是道的講述,更吸引我的是精心設計的體驗!於是,在後來的工作中,如果有教學分享的機會,基本上都會在這樣的原則上做設計。
然後,在 DFC 工作時期遇見了設計思考,發現原來「處處為使用者著想」這個概念居然還有這麼多工具流程可以運用!那時開始就漸漸展開了「無處不設計」的模式,也更理所當然地有了很多把設計運用在教學、分享上的練習機會。
去年下半年,有機會參與設計一套高中生的「設計思考與社會創新」課程規劃。在過程中,好幾度的課程發想時,感覺到自己似乎進入某種「心流(flow)」。想像著學生經歷課程時可能有的感受、疑惑、學習或是挑戰,盡可能把每一步的路鋪好,考量的不只是教學者想傳遞什麼?而思考更多的是學習者可能經歷什麼?然後期待著課程執行實現的場景⋯
忽然覺得這彷彿就是一種為好友精心籌備驚喜派對,或是為戀人安排一場浪漫求婚或告白計劃的感覺嘛!😂
近期很火紅的「體驗式教育」、「沈浸式體驗」,大概也是期望達到這樣的目標吧?想到這,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為別人精心設計一場體驗!當然如果我們能夠對設計的對象有更深的認識,且能更清楚整個體驗要傳遞的訊息,我相信這個精心設計就能有更好的發揮。
短暫參與高中課程設計後,寒假後的新學期我又要回歸大學的每週社會設計專案實作人生啦!
議題探索階段早已提前開工,最近則是如火如荼地進行專家聯繫和資訊搜集,當然還有備課(雖然每次開課的大綱都類似,但隨著每回專案主題不同,我本人也都是全新的學習,需要做全新的準備。)感受到這樣專案實作的課程籌備,除了需要運用自己習慣也喜歡的體驗式課程規劃外,有更多的精心設計來自於對議題的初探、關係人的盤點和接洽邀請(老實說在這個階段,常常懷疑自己其實在活動公司工作?!😝)
不過,現在在社會設計專案教學上,跟我十年前開始教學時最大不同的點是⋯ 畢竟做專案體驗不只是知識或概念的傳遞,而是一起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即便作為「導遊」的我已經盡可能做足功課、畫好地圖,但途中仍是充滿不確定和各種新的發生。
趁機回顧近幾年來的教學籌備與分享執行場景~「社會設計增能學堂」系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