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jicosocialdesign

當永續時尚碰上社會設計

已更新:2023年2月28日


當永續時尚碰上社會設計

文|長腳衣櫥 主理人 蔡婷欣

圖|unsplash

如果你只有5秒鐘的話,這篇是關於....
從衣櫥爆炸的個人問題,透過社會設計的流程,看見系統如何運作、資源傾斜的方式,找到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可以施力的角度,依據眾人及系統的動力方向重新設計資源價值鏈,是我帶著循環經濟的思維與社會設計共舞旅程中收穫的開端

衣物協助我在重大會議時呈現專業;在約會時展現魅力;在低潮時隱藏自己。服裝單品是我表達自己想法、狀態的重要媒材。 但在這近30年衣物使用經驗中,總覺得自己與這個媒材既熟悉又陌生。


這是我在 2019 年初,衣櫥「爆炸」後,邊整理邊探索自己與衣物間關係的心情。


在開始思考自己與衣物間的關係後,有更多問題在整理及添購衣物時不斷冒出:「這件衣服該淘汰嗎?淘汰後衣服會被怎麼使用?我該買這件衣服嘛?這件衣服是什麼材質做的?它可以跟我衣櫥中的衣服怎麼搭?」


我開始尋找答案,從買衣物前該想清楚的事、衣物如何保養、可以去哪維修、回收衣物經歷的旅程、到原來衣物可以升級再造。在我驚嘆臺灣紡織業的技術名揚全球的同時,還發現大部分的資料中總會出現一個詞——循環經濟。


初探循環經濟

在大自然中沒有「廢棄物」,一個生物不需要的資源,會是另一個生物的養分;科技進步後,人造物打破了這一個循環,人類從自然環境中開採的資源,加工成商品,使用淘汰後無法分解。人造物世界開始與自然資源形成矛盾。難道經濟成長,一定得要傷害環境?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期待人類參考自然中生態系統的循環,運用至人造物的世界,停止目前線性的生產消費模式(從自然環境開採原物料後,加工製造成商品,商品被購買使用後就直接丟棄)創造與自然資源共生的人造物資源循環系統。


在唾手可得衣物的現今,衣物該如何視為資源,在人造物系統中循環,是時尚品牌產業鏈中人人都在尋找的答案。許多已經成為循環經濟案例的組織都是從過去經驗中慢慢摸索轉型。目前沒有「最佳解答」的流程及執行的工具支持循環經濟推動。國內外許多組織都在開發可以符合此概念的流程及工具。


該怎麼設計衣物資源循環?

當我知道衣物從買、使用到淘汰中有許多要考慮的細節後,帶著這些疑惑及困擾,我與「一塊社計」的 Jade,開始探索衣物系統。我想找到身為衣物使用者的我們,可以參與的行動。

如何知道「我/使用者」在系統中的行動可以影響的範圍;「我/使用者」的選擇被什麼影響、我們的決策又影響了什麼,是我選擇使用社會設計方法探索衣物資源的原因。社會設計的概念及工具可以協助我們看見複雜的系統樣貌及社會/資源間的不平衡,並讓解決方案更貼近系統及使用者,同時能夠兼具可行性、需求性和存續性的落地執行方案。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探索後,我們發現若要設計衣物資源的循環的方法,不能只改變生產及丟棄後的處理方式,而是還需要關注使用者接觸及使用衣物資源的模式。為設計新的衣物循環系統,我們發展了以下的設計原則:

  1. 風格嘗試的歷程僅使用「現有資源」,不使用新衣 市面上已經有夠多的資源可以嘗試各種風格,點子應著重在如何讓資源循環再利用

  2. 友善(Friendly)地看待「衣櫃孤兒」,是我們啟動的重要資源 點子應讓使用者樂於且舒服的將未用盡資源拿出循環

  3. 二手衣再利用應與品牌攜手合作 個人力量有限,應與品牌一起設計二手衣機制,才能加速衣物循環

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在衣物資源循環中是重要的角色,如何讓我們可以立即行動,參與改變,是長腳衣櫥關注的衣物循環目標。目前按照設計原則,我們已經從「衣物可視化」服務開始了!


從一個小小的個人問題,透過社會設計的流程,看見系統如何運作、資源傾斜的方式,找到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可以施力的角度,依據眾人及系統的動力方向重新設計資源價值鏈,是我帶著循環經濟的思維與社會設計共舞旅程中收穫的開端,很期待接下來旅程中的挑戰與成長。


7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